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口腔科 > 口腔颌面部炎症 > 面神经麻痹(面瘫、Bell麻痹)
编号:13744669
辨证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89例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2年10月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228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:探讨周围性面瘫的辨证机理,规范针灸施治操作流程。方法: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施治,合并穴位针灸治疗。结果:治愈64例,有效18例,总有效率92.1%。结论:辨证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显著,见效快、治疗方法简便,提高了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辨证针灸; 周围性面瘫

    中图分类号 R24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—6805(2012)28—0117—01

    周围性面瘫是指原因不明、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,是临床常见病、多发病,其病因病理尚未完全阐明[1]。此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,无性别限制,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,表情呆滞,嘴歪眼斜,额纹消失,不能皱眉。患病者不仅影响面容,还因味觉障碍、饮食不畅,眼睑闭合不全,易引起多种并发症,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,因此应早发现,早诊断,早治疗。笔者所在医院收治8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,采用辨证针灸治疗,取得良好效果。现报告如下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本组患者89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,其中男50例,占56.2%,女39例,占43.8%;年龄15~75岁;病程均为30 d内,发病时间1~5 d。辨证分型:风寒阻络型61例,风热阻络型28例。查体:病侧额纹消失,鼻唇沟消失或变浅,眼睑闭合不全,口角歪向健侧。左侧面瘫41例,右侧面瘫48例。发病1周以内,急性进展期20例;发病1周~3个月,恢复期63例;发病3个月~半年以上,后遗症期6例。

    1.2 诊断依据

    根据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中关于周围性面瘫的标准进行诊断[2],凡急性起病,头颅CT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性面瘫,均无颅脑及神经系统疾患。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、麻木、松弛,不能作蹙眉、皱额、鼓颊等动作,病侧额纹消失,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,鼻唇沟变浅或消失,口角向健侧牵拉,漱口漏水,不能鼓腮、露齿等,食物滞留于齿槽与面颊间,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/3味觉减退或消失,即可诊断为本病[3]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.3 方法

    治疗首选针灸,采用辨证分型施治。(1)急性进展期:以泻法为主,取穴以手、足阳明经与少阳经穴为主,以远部取穴、邻近取穴为辅。针刺手法采取少刺、浅刺、轻刺、远道刺。取穴太阳、下关、翳风、颊车、地仓、合谷、太冲、风池、迎香、阳白、攒竹、足三里等,局部远端健侧取穴合谷、外关、足三里等,余穴取患侧。(2)恢复期:以补气活血、通经活络为主,针刺手法不宜过重,应平补平泻或虚补实泻。每次选穴不宜过多,取穴以头面部阳明、少阳经局部穴位为主。患侧取穴百会、阳白、攒竹、下关、四白、迎香、颊车、地仓、阳陵泉、足三里,合谷双侧取穴。辨证随症配穴:皱眉及闭眼困难加刺攒竹透鱼腰,鼻唇沟变浅加刺迎香,人中沟歪斜加刺水沟,颏唇沟歪斜加刺承浆,上唇功能障碍加刺口禾髎,耳后痛加刺翳风,舌麻、味觉减退加刺廉泉,耳鸣耳聋者加刺耳门、听宫[4]。(3)后遗症期:以扶正化痰、祛瘀通络为主。患侧取穴:风池、完骨、百会、攒竹、阳白、太阳、丝竹空、下关、四白、颊车、地仓、迎香、夹承浆、太冲等,远端双侧取穴阳陵泉、足三里、三阴交等,合谷健侧取穴,足三里、三阴交捻转补法,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。透穴:四白透迎香、地仓透颊车、颊车透颧髎。针灸治疗1次/d,7 d为一疗程。每个疗程间隔3 d,急性进展期治疗1~2个疗程,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治疗4~8个疗程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1.4 疗效判定标准

    参照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中周围性面瘫疗效标准[2]。治愈:闭眼好,额纹及两侧鼻唇沟对称,鼓腮、露齿无障碍;有效:额纹及鼻唇沟基本纠正,闭眼及露齿轻度障碍;未愈:额纹及两侧鼻唇沟明显不对称,鼓腮、露齿障碍[5]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89例患者经1~8个疗程,治愈64例,占71.9%;有效18例,占20.2%;无效7例,占7.9%。总有效率92.1%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多由正气不足、脉络空虚,外邪乘虚而入阳明少阳脉络,气血痹阻、筋脉失养、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[6]。本组患者证型较多,采用辨证分型施治,明晰虚实,急性期多属实证,邪气在表,正虚邪实,宜扶正祛邪。恢复期多属虚证或本虚标实,应平补平泻或虚补实泻,激发经络之气,促进气血运行。后遗症期常为气血亏虚或中气不足,应扶助阳气、举陷固脱。周围性面瘫辨证针灸,亦泄亦补,祛风散寒、解表通络、活血祛痹,达到通经络、养经脉的功效,取得满意临床疗效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[1] 赵瀛.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[J].中医临床研究,2011,24(12):117—119.

    [2] 宿绍敏.周围性面瘫针药分期分型论治[J].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08,18(12):97—98.

    [3] 崔丽萍.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[J].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,2002,25(7):608—609.

    [4] 许荣正,王美萍.周围性面瘫的辨证选穴与辨病分期治疗[J].中医杂志,2007,29(4):123—125.

    [5] 俞光岩.周围性面瘫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:906—908.

    [6] 李虹.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临床观察[J].湖南中医杂志,2007,16(2):18—19.

    (收稿日期:2012—06—12) (编辑:田烨), 百拇医药(钱进)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口腔科 > 口腔颌面部炎症 > 面神经麻痹(面瘫、Bell麻痹)